著名艺术批评家邓平祥致辞
“王刚油画作品展”于2015年6月21日在中国油画院开幕。中国油画院杨飞云院长策展并撰写展览前言。王剛这次个展,展出近十八年来的70余件精品力作,有老万头像、老万群像、五台山风景等。其中,《太行山》高2.8米,宽5.4米;其它高两米以上的画作30余件,除新作《黄河六号》和少量早期的人体、肖像、静物外,大部分曾经在全国多个省美术馆巡展,曾因其宏大深沉的精神内涵和雄强古朴的艺术风格,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展览当天,著名油画家苏高礼、潘世勋、闻立鹏、赵友萍、李天祥、文国章、戴士和、孙景波等油画界师长;著名艺术批评家邓平祥、殷双喜及社会各界朋友近500人出席了开幕式。中国油画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会长杨飞云到会祝贺并致辞。
新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李治元致辞
“王刚的内心是丰富而深刻的,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视角,关注中国社会转型期普遍典型的底层民众。他以粗犷的豪迈,坚韧的质朴,雕刻般的造型,醇厚的泥土意味,岩石般的坚硬感,竭尽所能地挖掘画面的表现力。他的艺术是接地气的,始终没有离开生养他的土地和人民,像是他艺术的图腾,有一种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力。”“王刚画民工群像,画出了非常强烈、粗犷和朴素的风格,”观之有“观看古代岩画或兵马俑时的震撼”,这里展出的令人动容的老万头像、群像,都是在其泥塑作品的基础上升华而成,而那些作为他创作素材的泥塑,已足以令人感动:“那一张张脸,看上去是那样的拙,那样的木,那样的迟滞甚至……愚钝,但它有劳作的痕迹为衬,有顽强的挣扎做底,就一下子打动了你。是呀,它并不消沉,也不委琐。这拙,这钝,这静然的担当和承受,就显得大气磅礴,一下子走向了永恒,走向了无边的大地,竟然有了歌者的风范。……他雕刻的是神,是魂,是骨茬茬的生命感悟,是一种人性的大穿越,这不能不让人感叹!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歌颂,对劳动者的歌颂。大哉,也壮哉。”
“静守本心,根植大地,神通远古。探寻泥土既为形式又为内涵的双重隐喻,创造多种可能的独特的根性艺术语言。崇宇宙,敬山河,铸魂魄,聚天地精气,为万千庶民造像。”王刚这一创作理念引起了观者的共鸣。
“泥土没有时间性——但是没有时间性的泥土质感,一旦和这些巨型头像结合,就自然地获得了深刻的历史性,几千年来人与黄河的漫长历史,就此在这些头像里默默地演绎。正是这演绎,让人们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不能不感动万分,以致血脉喷张。”“中国的当代艺术受西方影响三十多年,王刚是罕见的少有的把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溶入到自身的血脉当中,形成自己独特語言的中国艺术家。”“他的作品真正使油画有了中国面貌、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他走出了一条真正油画中国化的路子……站在他的画前,有一种吐不尽的思绪,想到历史,想到现实,想到未來。历史的浩瀚,现实的丰博,未来的深远。……在他的画前,我似乎找到了自我的灵魂,托生前的祖先和祖先的神性。”“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可以经验化为历史的叙述方式,如果这种个人叙述的方式成为某种大历史叙述的章节,艺术家个体就达到人类性的某种贡献。”“我们这个时代总要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精神支柱,把中国20世纪的天空撑起来。我們将来十几年后回过头看,中国当代艺术的地標,王刚就是一个柱子。”
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致辞
著名艺术批评家邓平祥致辞说:“他的语言极其的朴实,但是非常的深刻和厚重。他的语言跟他的表达的对象,跟我们这个国家,跟我们这个意识是完全重合的。他选择了一个特别适合他的表达对象,他的精神的一个语言,很深刻,很厚重,非常的朴实无华,而最重要的是他是在我们的土地上,我们的文化中生长出来的一种语言,这就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当代艺术。”
新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李治元致辞说:“王刚的画看了一遍,感觉很震撼。作品是画家心灵在画布上的流动。他所表现的,特别是他的“老万”系列,就是我们千百万的农民兄弟和父老,他特别关注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的这些作品,在技法方面,形式方面都有突破。他画的人物,有的像泥塑,有的像石雕,这正好反映了农民他们的朴实、纯朴和坚毅的性格。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就是坚韧不拔,朴实淳厚,战无不胜。”
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致辞说:“我们知道齐白石60岁艺术上开始变法,我刚才见了王刚。我说王刚你今年60。他说:刚刚开始。从这句话,从这个画面上我们能看到这种力量。我感觉其实他的绘画艺术,能够一直以这样一个主题,而且以一种非常真挚的,质朴的,带有粗放的泥土岩石般的表现机理,来表达他背后的力量,似乎这个主题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1999年到今天主题一直没有变,但是在表达的方式上已经涉猎到雕塑感的,表现性的,甚至有一些装饰、行为的现代视野的方面的参与,使他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所以我觉得最主要的在今天,在绘画表现上的突破是来自于他背后一直以来的,像一个生命的种子一样,在他精神上,给他这块土地,和他的人民给他的滋养。我记得前一段时间温先生的展览上,我用了一个题目,就是在座谈会上说到的一个,艺术作品要有筋骨,有温度,还要有品格。在今天王刚的作品里用这个排比也是合适的。”
展览总策划宋冬致辞
王刚最后答谢说:“谢谢各位来宾,谢谢我的恩师,谢谢我所有的朋友。我一直觉得人离不开生养我们的这个土地,离开了我们就没有根了。所以我画了“老万”们,“老万”们就是千千万万的人民,人民就是大地。所以我画大地上的生灵,使我的精神得到了升华,灵魂得到了一种终极的快乐。谢谢大家。”
这次展出的新作《黄河6号》,高3米、宽近11米,汹涌的洪流、滔天的巨浪,有火山喷发之势,蕴涵强大的精神力量。巨幅画面的构图呈大鹏展翅状,喻示着中华民族蓄势勃发的伟大复兴。
该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新华书画院主办,中国油画院承办。协办:新华通讯社《中国名牌》杂志社、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融通四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媒体协调:上海艺冬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策划:宋冬,联合策展人:支华佳、刘艳。
展览持续到6月28日,周一不休息。
艺术家王刚致答谢词
王刚简历:
中央美院第十届油画研修班毕业,中国美协会员,河南省美协理事,河南省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河南油画学会副会长,中原工学院教授,现居北京。
在中央美院、北京798、河南、宁波、黑龙江、山东等美术馆举办多次个展。
参加过全国第六、八、十、十一届美展,全国首届、第三届油画双年展,“农民·农民中国美术馆藏品暨邀请展”,“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展”,中意双年展等多次群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宁波美术馆、黑龙江美术馆、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的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
嘉宾参观画展
来宾参观画展
王刚作品:《大地浮雕》
王刚作品:《老万头像》 360*440cm 2009-2012
王刚作品:《老万头像》 180*220cm 2001-2010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