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这里展出的跨越几年的作品,都有很高的文化品质。从最初评论王刚作品的平祥先生开始,艺术评论界对王刚坚持走这条非常具有精神性的现实主义道路是很表示赞成的。结合王刚艺术谈谈今天绘画艺术的走向,很有意义。我们中国这一代艺术家既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又要面对外部世界国际信息涌入的进程,还要摸索如何坚持中国艺术家自己的文化出发点和文化立场,经过八十年代、九十年代、21世纪三个阶段,三个历史阶段的任务集于一身。我很赞成平祥讲的,思想的追寻、人文的关怀、启蒙的责任不见得就是个过时的话题,它在今天还当非常重要。向世界开放吸收各国艺术经验,不管是古典油画也好、表现性油画也好、材料式油画也好、综合式油画也好,这些我们也还需要继续摸索,然后是站在21世纪的情势上我们有怎样的关怀,所以我们集三个任务于一身。真正好的艺术家必须这样。我仔细想想,这个小的前言我昨天晚上才最后写出来。现在写东西是越写越谨慎,倒不是在乎自己的文字,吝啬一点文笔。既然是学术交流、学术默契,就要把这些问题考虑得谨慎一点,这也是我的习惯。如果是给大众传媒,我们可以信口开河,说一些噱头的话。我觉得在王刚的这批作品里边,还真能在这几个方面都很有深度地得到实现。他个人的努力提示了今天文化形势下有价值的共性的东西,这就是王刚画展给画坛带来的意义,大家一起交流、碰撞、探讨,为的是丰富这个意义。
在中国社会急剧都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处境、现实情感和人生命运,都是有时代性价值的存在。农民工这个主题,现在有一批艺术家在关注,这当可庆幸,但在美术上,像王刚这样对农民工投以持续关注和真挚表达的艺术家还不多见。他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贴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性格、情感和呼吸,如同寄注自己的生命情怀。艺术家能在思想关怀和艺术语言两个层面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情怀,那他的艺术是会感人的。农民工将来会成为历史概念,王刚能在这时候用自己的语言把他们记录下来,这对我们的艺术财富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画家最难的莫过于思想关怀和表达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在这一点上王刚也做得不错,我不敢说他做得最好或者非常好了。目前他的这种一致性使我们看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表达方式,而且跟河南这块土地有些联系。王刚的作品具有粗犷、雄浑的风格,他的土色调与别人的朴素色调不一样,他的造型肌理尤其是综合材料通过视觉表层的坚实表达对象的坚实,都很有意思。虽然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摸索,但目前这么大一批作品还是为之一振,为之一新。
柴中建先生的评论文章用“泥土的记忆”概括王刚的特征,像是点出了一个话题:艺术家在语言上的探索追求怎样变成文化学上的意义?很多朋友是先从文化学的角度再进入语言的层面,王刚在这两者之间基本能打通在一起。艺术家依赖不同的文化土壤,会有更加原生性的东西,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艺术出发点的价值切切不可低估,这个价值是下一步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关系中的一个课题。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