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282期 专题
在黄河和大地里回答
“何为艺术”
王刚
我画黄河,不是画风景,而是画黄河文化的沧桑历史、苦难抗争、厚重和力量。
气势磅礴、奔腾咆哮的黄河强烈震撼着我,不断激发我艺术生命中升腾的力量,激活我灵魂中神性的密码,我只是把这些精神物化在了作品中。
几十年来,从油画、泥塑、影像、装置行为,到大地艺术,我的创作一直没有离开黄河和大地母体。越走越远,远到祖国西部;越做越低,低到泥土;越做心越软,如水一样顺势而为。
我常常自问,何为艺术?艺术何为?经过大半生的苦苦寻觅,我像一个最虔诚、最笨拙的学生,把答案写进了黄河和大地里。
喝黄河水长大,受黄河文化滋养,怀着真诚的感恩之心,我把500余件呕心沥血之作捐献给黄河岸边养育我的这个城市,而美术馆则是这些作品最好的归宿。
(本文系艺术家在展览开幕式上的致辞)
9月18日,由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承办的2022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启动仪式暨“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幕。本次展览启用了郑州美术馆(新馆)1、2、3、4展厅,在4000多平米的空间中,展出了艺术家王刚的油画、雕塑、装置、行为艺术和大地艺术作品、文献资料等共500多幅(件)。
开幕式现场
时代命题:何以黄河的展览主题
本次展览主题 “何以黄河”,来自王刚2018年以来创作的同名油画作品。一方面,“何以黄河”是王刚在40余年艺术实践探索、积累中自然形成的重要个人艺术命题。它延续了王刚一贯的对于中原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化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现实的关切、思考。另一方面,“何以黄河”也是一个具有更广泛意义的时代性命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地梳理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以新视角深入阐述当代黄河精神,展示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呈现当代黄河文化主题艺术创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一展厅的暗调布光
郑州美术馆以“开放包容、文脉传承、对比对照、学术优先”为办馆理念,先后举办了一系列黄河主题的美术大展,开展黄河文化美学研究,积极梳理20世纪郑州美术发展历程、脉络,推动郑州美术事业的发展、繁荣。在书记于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郑州美术馆策划举办当代黄河主题艺术展览“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以新视角展示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以新跨度架起传统与当代艺术的桥梁,多维度呈现当代黄河文化主题艺术创作的时代成果,这也是郑州美术馆践行国家黄河战略、传承黄河历史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新实践。
第二展厅的C形搭建与展示
在王刚的艺术探索逻辑中,何以黄河?在一定程度上,即黄河、人与大地在相互依存中铸就的永恒生命景观。正如郑州美术馆馆长罗鸣在展览前言中所说:“黄河是一条河,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一个文化符号,其本质与影响早已超越了其固有的地理范畴,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明象征与精神代言。黄河水灌溉着黄河土,黄河土生养着黄河人,黄河人铸就着黄河魂。黄河、人、 泥土始终贯穿于王刚艺术创作的宏大体系之中。”
第四展厅大厅,装置作品《耧·楼》和行为艺术《大地丰碑》《大地浮雕》
层层递进、逻辑紧密的展览结构
本次展览以“何以黄河”为鲜明主题,又分为“黄河”“人”和“大地”三个篇章,围绕主题,结构紧凑,逻辑清晰,层层递进。
第一篇章命名为“黄河”,以王刚2019年创作的巨幅油画《何以黄河》为开篇,集中展示了王刚2010年以来的黄河系列作品。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画卷,展现了关于黄河的当代图像创造和当代黄河精神阐释。艺术家以泥土的色调和史诗般的意象,通过对黄河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洪荒时代黄河的文化想象,重塑了黄河的崇高、永恒。正如画家在开幕式发言中动情地说:“我画黄河,不是画风景,而是画黄河文化的沧桑历史、苦难抗争、厚重和力量。”
第四展厅小厅,展示大地艺术作品《大地生长》《大地凝视》的影像,因镜子反射而显得广阔无垠
第二篇章命名为“人”,这一篇章重点呈现王刚最具代表性的“老万”系列油画和泥塑作品。1999年,王刚创作了《老万村里的兄弟们》,由此构建了一个“老万”的艺术世界。在王刚的艺术叙事中,“老万”即万千普通劳动者,是农民、农民工、煤矿工人……王刚通过对“老万”的生存现实和生命状态的关切,触摸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从历史的维度思考时代社会深刻转型和生活生产方式的变革。王刚从用黄河泥沙捏就出的一个个老万塑像,到由塑像转化的一幅幅巨大画像,把黄河与泥土的元素、 质感与肌理融合其中。
王刚 何以黄河三号 综合材料150cm×440cm 2020-2021年
第三篇章命名为“大地”,呈现对人与大地关系的探讨,代表了王刚艺术实践的另外一极。2006到2010年间,王刚与柴中建先后策划实施了行为艺术《泥土的记忆》《大地浮雕》《大地丰碑》《大地之子的婚礼》和《大地上的人》,通过“从哪里来”的追问,尝试唤醒人们血脉深处关于泥土的记忆。2015到2018年间,王刚历时三年,在新疆的木垒和沙湾创作了巨型地景艺术《大地生长》《大地凝视》。
王刚 大地浮雕(5000多人参与) 2007年3月27日
中原工学院弘德广场
在这样一个大型主题性展览中,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到,从对黄河的重塑,对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们的刻画,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探讨这三部分内容如何以互相关联、彼此呼应的方式,构成对展览主题“何以黄河”的阐释。
王刚 河南郑州二七广场
场面恢弘、气势撼人的展陈设计
本次展览展陈设计颇具创意,重点突出,作品错落有致,布局舒朗大气,善于留白。尤其是新数字技术的运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置身第一展厅,王刚的黄河系列作品以其深刻的精神性和纪念碑化的特征引人注目。整个展厅的布光是暗调,凸显肃穆的氛围,突出了作品的雕塑感。而聚光灯的强光打在王刚的黄河系列作品上,既突出了作品粗粝的肌理,更凸显了黄河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
王刚 大地凝视系列 2017年
第二展厅是“老万头像”“群像”系列。王刚用气势撼人的巨幅型制,呈现大写的顶天立地的“老万”以“集合”的形式呈现的老万头像突出了群体的力量;上百件陶土人像组成的《正月群像》,呈现出劳动者真实、鲜活的生命状态,高低错落呈现,体现了对光影的灵活运用,展现出崭新的视觉效果。而掩埋于黄河泥沙中的众多老万头像浮雕,直接有力地阐述了人与大地的关系。
王刚 老万系列 泥塑
第三展厅是矿工系列。掺入了黄河泥沙的土色、煤炭的黑灰色创作而成的《矿工群像》,让观众仿佛可以闻到矿工们身上的汗味、听到他们粗犷的呼吸,更被矿工们乐观豁达的生命状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所感染……
第四展厅重点呈现王刚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大地艺术作品,展陈更是夺人眼球,以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展现。第四展厅里面还有一个小厅,空间不大,怎么利用这个不大的空间?于是他们想到了镜子,做成了沉浸式镜厅。一直播放的《大地生长》《大地凝视》影像,由于镜子的反射,不但扩大了空间感受,而且提供了沉浸式体验,许多观众被吸引,在投影仪、镜面反射营造的如梦如幻的场景中流连忘返。
王刚 老万群像 综合材料 440cm×540cm 2009年
系统研究、学术引领的策展理念
本次展览的关键词是学术,这也是为什么叫“研究展”的原因。本次展览无论对王刚艺术轨迹的阐释,还是对作品内涵的解读,无论是对展览结构的策划,还是对王刚历史定位的界定,都是基于学术性的追求。
策展人吴波认为,王刚是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重要参与者、构建者和见证者。王刚的艺术方式由传统的架上绘画、雕塑,跨越到行为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并通过“综合运用”的方式,打破了这些艺术门类的界限,形成了具有个人特征鲜明的语言样式,成为当下的全球化艺术语境中,当代艺术中国方式的积极践行者之一。
王刚 老万――大地的丰碑
王刚真挚地关注这个时代,热爱这条“河”,尊重这群“人”,才有这样的思考、才有这样的作品。吴波对王刚作品内涵的界定:王刚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艺术家,骨子里浸染着中原文化的厚重与沧桑。几十年来,从油画、泥塑、影像、装置行为,到大地艺术,他的创作一直没有离开黄河和大地母体。王刚一直关注着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从厚重的黄河文明、中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根脉。
王刚的“老万”形象深入人心,他用混合了黄河泥沙的土色表现“老万”的特殊质地和底色,表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精神气质、文化属性。“老万”的背后,是艺术家对人的尊重、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人的真实的寻找,所以吴波对王刚的创作进行了学术评价:“20余年来,王刚以厚重的中原文化传统为底色的当代艺术实践,彰显了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王刚 大地凝视 2015-2017年
巨幅黄河、“老万”群像、大地行为都凝聚着王刚宏大的艺术拷问与哲学反思,正如王刚在开幕式上所言:“何为艺术?艺术何为?经过大半生的苦苦寻觅,我像一个最虔诚、最笨拙的学生,把答案写进了黄河和大地里。”王刚以他的艺术、以他的作品,为时代、为历史交付了一份厚重的答卷。
所以,吴波对王刚的历史地位、艺术价值进行界定:“艺术家王刚在喟叹中,通过对华夏历史文化源头的追溯,对黄河滋养的人与大地的探查,重塑了关于黄河的意象,也再造了一种崇高的人文理想……王刚在作品中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追问,既有作为一种人类情怀、人文理想的普遍价值,更有着积极的现实启蒙意义,展现了这个时代精神追求所达到的力度、高度和深度。”
此次展览持续至12月18日,历时三个月。在此次活动中,王刚将自己500余幅心血之作捐赠给郑州美术馆。
文章转载自:中国美术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